焚燒爐是一種將廢氣、廢液、固體廢棄物體燃料、醫療垃圾、生活廢品、動物尸體等進行高溫焚燒,達到量化數減少或縮小的一種環保設備,同時達到利用部分焚燒介質的熱能的一種產品。 焚燒爐的使用需要考慮環保的要求,排放標準需遵守《建議修改為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GB18484-2001》。垃圾焚燒煙氣中的飛灰在焚燒爐過熱器區域結渣,可能導致焚燒爐停機,影響焚燒發電的經濟性。為探索焚燒爐受熱面結渣機制,采用燃油產生的煙氣和工業焚燒爐的飛灰混合模擬垃圾焚燒煙氣,研究了過熱器的運行工況、溫度、布置形式、幾何尺寸等對結渣過程的影響。利用掃描電鏡/能譜分析、X射線熒光分析和X射線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渣的成分與物相。 結果表明:高溫煙氣有利于渣塊的形成,在實驗過程中當溫度高于450℃時,開始形成黏結性積灰,當溫度高于460℃時,受熱面開始結渣。管子壁面溫度對結渣有直接影響,降低管壁溫度可以抑制結渣過程。幾何因素(管徑)對結渣影響較大,直徑較小的管子更容易結渣。另外,含有低熔點、高黏結性物質較多的顆粒更容易沉積形成結渣。渣中主要物相為:Ca2SiO4、Ca9(Al6O18)、Ca2Al(AlSiO7)、Fe2O3。低熔點化合物如KCl、CaCl2在結渣的初始層起到了黏合劑的作用。幾何因素、溫度對結渣過程的影響與實際垃圾焚燒爐改造和運行狀況吻合。
精細化工迅速發展,環境污染愈益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,用焚燒法處理高濃度含鹽染料廢水,引起人們注意和興趣。發達國家把高科技應用在焚燒技術的研究上,使焚燒技術迅速發展,為化學工業高濃度有機廢水焚燒處理提供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高純度氟化氫即電子級氫氟酸,主要用于芯片、液晶面板等行業的清洗、蝕刻,是微電子行業制作過程中的關鍵性基礎化工材料之一 。根據用途的不同,電子級氫氟酸被分為EL、UP、UPS、UPSS、UPSSS級別,其中UPSS、UPSSS是高端半導體級別。
催化裂化裝置再生器出口煙氣中含有約3%-9%左右CO及少量可燃氣體,這部分煙氣不僅本身具有一定的溫度(大約600℃),而且含有一定量的可進一步燃燒的CO氣體,可以釋放余熱,所以一般在催化裝置的再生煙氣后端設置煙氣余熱鍋爐,利用催化裝置CO再生煙氣余熱,輔以瓦斯氣助燃,回收CO高溫再生煙氣的物理顯熱和化學能,同時消除再生煙氣中CO氣體及其他有害氣體對大氣的污染。
石油、化工企業在生產工藝中有大量廢氣、廢液排出,這些有機廢物組分一般有:烴類、醇類、酚類和醛類等物質;含氮物質如腈類和胺類等;劇毒物質如氫氰酸(HCN);含S、Cl物質以及一些鈉鹽等鹽類物質。這些物質均有毒有害,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,破壞生態平衡。